賴清德澎湖縣、嘉義市、台北市暨全國競選總部成立大會

有感政見

國家希望工程的核心理念:人人有希望、國家有希望

【政見願景】國家希望工程:海洋國家,航向世界

發表日期:2023-11-14

我非常榮幸,受到許泰文校長的邀請來海洋大學的藍海講座做專題報告,分享我的「海洋國家願景」。海洋大學從1953年省立海事專科學校開始,後來升格為海洋學院,又進一步的升格為海洋大學。除了培育海洋的人才以外,在許校長帶領之下,對學院的老師也積極進入海洋環境的研究,也協助國家發展生物科技,特別是綠能產業的建置,也跟國際的風力電廠公司進行人才培育,對於未來國家在推動海洋能、再生能源,達到淨零轉型的目標有莫大的幫助。

我特別利用這個機會代表蔡英文總統也代表國家感謝許泰文校長率領的全體老師對國家的貢獻,熱烈掌聲謝謝。

賴清德國家希望工程-海洋國家航向世界-02.jpg

台灣在歐亞大陸的邊陲,但如果轉90度,這個就能來看得出台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台灣是歐亞大陸跟海洋文明的交會點。台灣也透過海洋跟世界連結,所以在17世紀的時候,台灣是印太甚至是世界經貿的重要據點。 在1624年荷蘭人從台南安平登陸,東印度公司產品行銷全世界。1626年,西班牙從北海岸三的貂角的登陸,也建置一個貿易的基地。 我在北海岸出生長大,後來到台南就業然後從政。現在的台南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半導體公司,台積電最重要的生產據點。五奈米在台南;三奈米也在台南,新市科學園區目前的原產值已經贏過新竹科學園區,那現在的基隆和北海岸也不一樣了,現在的基隆在林右昌的努力之下已是亞洲郵輪的母港,也是國家國防自主船艦製造的重要的據點,這是基隆,同時也是海洋人才培育最重要的海洋大學的所在,所以400年前跟400年後的今天即使北海岸跟台南都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那我們這個地圖就可以充分看出來,我們如果對台灣有信心、如果我們大家團結一致,海洋其實是我們連結世界的重要的媒介,海洋不是台灣發展的阻界。

全球有四十億的人口在印太,全球GDP百分之六十以上在印太,在印太這個區域,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速的地方。那台灣剛好在印太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雖然台灣人口不多,有兩千三百五十萬人,全球佔第47位。我們土地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全球排名第140,可是台灣對外貿易去年也已經突破九千億美金,是全球第18大貿易國,而且我們是全球第21大經濟體,我們是全球第六大競爭力的國家。 我們剛剛講的半導體,IC設計市占全球24.3%,晶圓製造是全球市占超過百分之六十,先進製成再超過90%,封裝測試市佔超過全球百分之五十,其實台灣不只有半導體,其實台灣的產業很強勁像大家都有iPhone手機,如果有iPhone手機的話,你稍微Google一下iPhone手機的37%的成本在台灣的公司生產製造,大家也許都有notebook全球百分之八十的notebook是台灣的公司生產製造。 我們全台灣,是全世界第五大精密機械工具機的出產國家、外銷國家,喜歡打高爾夫球的人應該也會知道,全球每六隻高爾夫球球杆的桿頭有五個是台灣生產製造的。 不勝枚舉這個是台灣的經濟實力,所以在印太地緣政治變化全球產業鏈重組的時候我們台灣的地位越來越關鍵,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到安倍最早提出印太戰略,就是希望印度太平洋能夠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區域。

那提出來之後美國總統從川普到拜登歐盟跟北約,甚至最近目前在台灣訪問的立陶宛的參議院議長,立陶宛、波羅比海的國家也有印太戰略,那不約而同,印太戰略不約而同就是從區域安全、經貿發展,涵蓋這些內容同時也都強調台灣的重要性。 所以我們以最近七大工業國會議的結論來做一個例子來講,它認為台海的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跟繁榮的必要基礎,同時不允許任何極權國家,用武力或威脅的手段,改變台海現狀。

賴清德國家希望工程-海洋國家航向世界-03.jpg 台灣有資金有人才有資金有技術,但缺少「海洋思維」,因為我們是從專制獨裁的年代,一直走到今天民主自由的時代。所以政黨輪替前,政府是站在控制人民手段的角度來看海洋,或是擔心敵人透過海洋攻進來。對海洋的看法不是一個海洋國家的思維,而是一個大陸國家的角度,所以民進黨執政後,特別用「海洋思維」推動「海洋政策」。 我們在2018年我當院長的時候,我們成立「海洋委員會」,目的就是要具備海洋思維,來推動海洋政策。除了有安全的需求、也有經貿的需求、環境保護的需求、生態研究的需求等等。

後來在2019年,甚至我們公布了「海洋基本法」明定6月8號為國家海洋日,也提出六大政策。那麼在2020年的時候,總統也發布了「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推動向海致敬。這包括四個面向,第一個就是「淨海」乾淨的淨,因為海洋有許許多多的垃圾;第二個「知海」,我們要知道海洋,特別是台灣周遭印太區域的海洋我們一定要深刻的了解;第三個是鼓勵人民能夠接近海洋,第四個是「進入海洋」鼓勵人民善用海洋的資源,善用海洋作為交通的媒介跟國際接軌等等,這是向海致敬。今年我們首艘潛艇海鯤號命名典禮蔡總統有親自主持,這是從海洋的思維來推動國家的海洋政策。

也就是說海洋不是限制我們足跡的邊界,而是邁向世界的橋樑,我們要有這樣的雄心壯志。歷史上,其實有許許多多的人,對海洋所代表的世界充滿著夢想,所以要有這樣的雄心壯志探索海洋,然後善用海洋。

賴清德國家希望工程-海洋國家航向世界-04.jpg

那第一個我要跟大家報告的是海域的安全,未來安全還是我們優先考量,未來我們會致力確保印太海域航行與飛越的自由,這就是印太戰略的精神,是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目前全世界也奉行這樣的原則,其中有一項就是航行自由的原則,第二個是健全海域意識機制、強化海洋安全的維護,不管是國家安全或者是漁業的安全,或者是我們個人遊憩的安全,我們都應該要尊重,另外一個強化海域執法、救難與偵查能量,持續推動海巡國際合作,再來就是建立協商機制,共同維護海域安全,我們必須要跟周邊的國家共同合作,來達到目標,另外也是加速完成海域基礎資料,建構海洋大數據的應用。

賴清德國家希望工程-海洋國家航向世界-05.jpg 另外一個是環境保育,海洋保護區的管理,擴大海洋保育成效。那第二個是調查和復育,濱海的生態系,提升海洋碳匯能量,協助世界能達到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那另外減少海塑,海洋塑膠垃圾的污染,促進海廢的再生。

目前台灣的紡織拓展協會在舉辦台北紡織展,他們把海洋廢棄物作為衣服的材料,完全看不出來,而且是做成機能衣,材料是廢棄物,然後用奈米科技創新的織法,來達到一流的材料,然後變成很棒的衣服。

賴清德國家希望工程-海洋國家航向世界-06.jpg 另外一個是文化教育,就是持續推動向海致敬,培養自己全民的海洋素養,這一點我認為非常重要,全民具備海洋素養,正面看待海洋!我們有必須要注意海洋的一些危險的事情,但我們要正面看待海洋。

另外,傳承多元海洋文化、推動水下文物發展。另外就是健全海洋教育體系,充實海洋專業人才。持續深耕海洋科研能量,永續海洋利用,也是要借助我們大家的專業。

賴清德國家希望工程-海洋國家航向世界-07.jpg 另外就是產業的發展。我們有提出「海洋策略白皮書」推動海洋產業多元發展,另外也應該要平衡海域空間、多元使用、積極發展,這個都是目前如火如荼在做的。

另外一個也發展台灣海域遊憩資源健全海域的休閒產業,台灣得天獨厚,我們條件很好,墾丁有一些資源,其實是可以跟東南亞一些出名的觀光景點來做比較,其實我們條件並不差,另外一個是,確保離島民眾交通需求,推動島嶼制訂計畫也就是藍色公路。

賴清德國家希望工程-海洋國家航向世界-08.jpg 最後就是海洋法治,海洋法治之目的不在管制,而是在於在法治的基礎之上能夠開放,從開放運用的角度來擬定海洋的法治,強化、協調海洋管理跟運用的功能。

賴清德國家希望工程-海洋國家航向世界-09.jpg 我今天的報告大概就是講到這裡,那最後我用這張照片來向大家報告。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立足臺灣,航向世界,我希望這是我,也是各位年輕人的共同目標,謝謝大家。

20231113賴清德國家希望工程系列-海洋國家,航向世界 .pdf
下載檔案
2024 Team Taiwan 挺台灣!
邀請您一起相挺、一起加入
台灣隊,贏得勝利!

民主進步黨

©2023 賴清德、蕭美琴|2024競選官方網站